4月3日,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,史榮升老人落淚。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
這是一場跨越70余年的祭奠。
前一晚,我們拜訪從河北霸州趕來沈陽的76歲老人史榮升。兩杯酒下肚,老人打開了話匣子。他覺得我就是鄰家的子弟,感情上多了一份親近。
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地宮,安葬著938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,其中包括史榮升的父親史萬忠。老人沒見過父親,只是聽母親王鳳蘭講過,他和父親長得非常像。
1948年,22歲的史萬忠離開家,女兒史桂榮3歲,兒子史榮升還在妻子王鳳蘭的肚子里。幾年后,期盼親人平安的王鳳蘭等來丈夫的革命烈士證明書。
此后數(shù)十年間,史家人去過史萬忠當(dāng)兵的部隊打聽過消息,也曾對著地圖猜測他可能犧牲的地理位置……然而,因條件限制,史家人找回親人遺骸的心愿一直未能實現(xiàn)。2016年,91歲的王鳳蘭臨終前交代史榮升:“把你爸帶回來。”
“今天,終于能叫一聲爸了!”老人很激動。我在旁安靜地拍攝,盡量不打擾他。老人顫抖的手指輕觸父親的名字,忍不住淚水滴落,那一刻,我猜想他該有多少話語和心事要表達(dá),又那么努力地克制自己……
采訪過去了幾天,我腦海里還是不斷浮現(xiàn)史榮升落淚的畫面。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,趕路七百多公里,只為輕輕撫摸一下烈士英名墻上鐫刻的父親名字,只為看一眼陳列館里父親留下的遺物。這份沉甸甸的夙愿,化作我心頭揮之不去的感動和責(zé)任。
七十余載漫漫歲月
素未謀面的父親
離家尚是青年之身
歸來已是報國之軀
青山埋忠骨,山河念英魂
祖國從未忘記
人民從未忘記
“爸,您回來了……”
叫一聲爸
在烈士英名墻上
輕觸那個深刻的名字
幾代人的等待
在這一刻
有了回響
相關(guān)熱詞搜索:
上一篇:【花開廊坊】連翹花開春意濃
下一篇:【廊坊美好】老舊公廁“換新裝”